Date 2013.07.06
走過漫長滄桑的歲月,再度在末廣町通重生..
林百貨
是二次大戰前,台南唯一具有電梯現代化設備之百貨大樓,俗稱五層樓仔。
與坐落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並稱為南北日治時期兩大百貨大樓。
雖然叫做五層樓仔,但實際上有個空間較小的六樓,
仔細看上面照片的外觀,中軸兩翼的窗2~5樓開的是圓孔,
開方孔就是六樓喔!!
隨臺南市經過市區改正與臺南運河的開通後,
臺南驛經明治公園到臺南運河之間的「大正町通」(今中山路)、
「末廣町通」(今中正路)等地日益重要。
而1927年時末廣町一帶成立了一個「店鋪住宅速成會」,
由有志於此經營店家者所組成,該會並決定要在末廣町興建連續的商店住宅。
該工程於1931年開始,設計者梅澤捨次郎。
於隔年完工並成為臺南市第一條經過整體規劃設計的市街
該區此後成為繁榮的商業區,有「銀座」之名。
林百貨由日本山口縣人林方一於1932年12月5日於臺南市末廣町二丁目
(今忠義、中正路口)開幕。--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也有展示為了修復所試做的溝面磚
也有許多製程的圖示,以及林百貨前世今生的照片
就不一一贅述。
仿舊重製的燈具
好多人搶著搭的指針電梯,
有種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感覺,
電梯內空間相當狹小,
一個工作人員再加上4名遊客,5個人就擠到難以轉身了。
新的樓層指針下仍保留了舊有的指針,供人弔唁XD。
電梯外的牆壁還是當時的那面牆喔,
雖然年久失修,但是整體結構仍相當完整啊!!
因為擠到幾乎無法轉身,
勉強用奇怪的姿勢近拍電梯外的牆面@@
說真的要不是衝著台南最古老指針電梯,
其實走路上樓還比排著長長隊伍搭電梯還快很多!
5樓的外牆,
還真實保留著二戰期間美軍轟炸的痕跡,
借彈痕殘蹟的保存,體會戰爭的真實場景!!
從五樓的窗戶望出去的土地銀行,
及中正路一隅。
六樓通往電梯井的空橋
小弟我真的只是走馬看花的死觀光客,
那個水泥柱插著的不之道是啥東東,
難道是傳說中的石中劍!!!!!
有沒有好心人可以解惑??
感謝友人解惑,傳說中的石中劍的真面目是"機關槍座"!!
林百貨由日人林方一興建,林氏於興建期間亡故,
頂樓的神社系遵循日本工商業界敬奉之傳統設置,
象徵財富、主管豐產之稻荷神社,並將林一方之牌位安奉於此,供後人祭拜。
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網路上找到整修前的照片,
神社跟頂樓上的建築可說是一片狼藉。
頂樓俯拍的土地銀行
走過小空橋來到電梯井,
可以看到電梯運轉的情形。
對面這建築不知道做啥的,
上面竟然有草皮!!
林百貨各層樓的室內空間
趁著紅燈,跨到馬路上拍張完整外觀。
(哥哥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XD)
想了解更多林百貨的前世今生,請參考倫敦男孩的這篇網誌,
專業到根本就是以林百貨為主題的一篇論文!!!!!
位在林百貨對面兩相望的土地銀行是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日本昭和十二年(1937年)設立,
二次大戰後由土地銀行接收做為其台南分行至今。
建築在南向與西向設有騎樓,採用埃及神廟般的柱廊形式。
柱子為仿多立克柱式,上有20道凹槽,柱頭有3道不同的花飾但沒有基座。
南向有八根柱子,兩端則有厚重壁體,上頭開有尖拱窗以減少其封閉和單調感。
而在西向原有五根柱子,但在擴寬忠義路時被拆毀,
而西向牆面上方開有尖拱窗,下方則是平拱窗。
至於轉角的兩根有水平環飾的柱子則緊貼著兩旁的厚重壁體。
在柱子之上有平山牆,同時兼具女兒牆的功能,而在其簷口線則有菊花和萬字飾的裝飾,
另外在柱頭的上方還會裝飾日本福神的臉。柱廊的天花板成方型,
上有層層階狀線條以及中央的菊花浮雕。--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何謂多立克柱式?
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公元前7世紀),
(另外2種柱式是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們都源於古希臘。
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
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
最早的高度與直徑之比為6:1,後來改至7:1。
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林百貨 since 1932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63號
開放時間:2013年7~8月 每週三到週日 10:00-17:00,
9月委外經營(高青開發)。